全军血液病中心原创性临床研究成果在肿瘤学顶级期刊发表 影响因子高达20.98
日期:2016/9/26 0:00:00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全军血液病中心张曦主任团队于2016年8月29日在肿瘤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JCO,中文名:《临床肿瘤学》,影响因子20.982)发表原创性研究论著“Phase II Multicenter, Randomized,Double Blind Controlled Study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the Prophylaxis of 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fter HLA-haploidentic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该研究由新桥医院全军血液病中心牵头、联合我校预防医学院医学统计学教研室、中国科学院及西南地区5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完成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为张曦教授,第一作者为高蕾副教授,预防医学院医学统计学教研室张彦琦副教授参与课题设计和数据分析。本课题受中科院干细胞先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新桥医院临床科研课题重点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http://jco.ascopubs.org/content/34/24/2843.long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使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移植仍然存在诸多并发症,增加了这一技术临床应用的风险。其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患者移植后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的主要并发症,一旦发生,50%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应当把重点立足于预防,然而,目前世界上尚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围绕这一国际临床难题,新桥医院血液科张曦,高蕾课题组启动了多中心临床研究,组织重医附二院、成都军区总医院等5家造血干细胞移植单位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连续输注模式预防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该研究发现采用MSCs预防的患者cGVHD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21.6%(27.4% vs. 49%,p=0.021),这种预防方式临床应用安全,对移植复发率、感染率无影响。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发现,MSCs的输注可增加记忆性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数量,Th1/Th2比值也有一定程度增高。初步阐述了MSCs预防cGVHD临床疗效的免疫机制。 该研究是目前国际上首个间充质干细胞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广泛关注。此次JCO杂志也同期发表了国际著名移植权威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凯斯西储大学)的Hillard M. Lazarus教授和美国NIH的Steven Z. Pavletic教授为本研究专题撰写的述评“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Cells for Reducing 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fter Haploidentical Transplantation: Just AnotherLabor-Intensive Strategy, or Showing the Way?”。述评高度评价了该临床研究结果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防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领域的划时代意义,并对该领域后续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展望和期待,为开展下一步的持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国内,受周琪院士为大会主席的第六届中国干细胞大会邀请,张曦主任在“干细胞临床研究”这一环节中做大会特邀报告报道了我们的临床研究,成为本次会议全国临床研究单元的8个讲题之一;10月7日,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会议”上专门设立了主题讨论环节:MSC防治慢性GVHD-挑战与证据,张曦主任特邀做主题发言并引导讨论。可见,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仅仅是刚刚开始,后续工作将更加值得关注。 链接:http://jco.ascopubs.org/content/34/24/2812.full 临床研究水平是体现临床研究型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新桥医院全军血液病中心瞄准临床问题,在学校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围绕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恶性血液病诊治积极开展了系列临床研究,目前在研的各类临床研究项目达到31项。近2年已经在本专业权威期刊《Stem Cells》、《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和《Biology of Blood Marrow Transplantaion》等杂志连续发表多篇临床研究论著,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5篇,此次再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原创性论著,标志着科室临床科研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也展现了临床研究广阔的发展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