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早期正确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后期伤残的发生
日期:2015/4/16 0:00:00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宫外发育迟缓、神经运动发育落后是早产儿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所以在护理早产宝宝中,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对早产宝宝非常关键。”日前,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新桥早产儿联盟”开展的专题讲座活动中,护理专家奚敏针对早产儿的发育特点,进行了早产儿出院后护理的专题讲座,护理专家特别提醒早产宝宝家长,早期正确有效地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早产儿后期伤残的发生。 37岁的谢女士一直为自己的早产宝宝担心,因为她在怀孕不到八个月时,宝宝因为早产而出生了,但宝宝生下来却只有3斤8两,家人在护理瘦小的宝宝时很担心,害怕一个小动作伤及宝宝的健康,并且宝宝不会吸允奶水。家人不但担心宝宝的身体发育,还担心孩子的智力发育,不知道怎么喂养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新桥医院儿科奚敏护士长介绍,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宝宝。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早产儿发病率已达到8-10%,而重庆地区的早产发生率约为1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14年,新桥医院儿科接诊约有400早产宝宝,其比例占了新生儿中的2%。早产对宝宝危害很大,由于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如肺部发育不全,常常会发生呼吸窘迫;早产儿免疫功能存在缺陷易发生感染;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或宫外生长发育迟缓。所以对早产宝宝的护理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把好以下几道关: 首先是保暖。由于早产儿对温度十分敏感,爸妈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体温及室内的温度适宜,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5%-65%,宝宝体温维持在36 ℃ -37 ℃左右。房间每天要通风换气20分钟。 其次是特别预防感染。尽量减少亲友们的探视,不可随意亲吻宝宝,家人有感冒是一定要戴口罩,同时要做好脐部的护理,以免脐部受感染。 第三是科学喂养很重要。由于早产儿消化道发育不成熟,吸吮和吞咽的协调性、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肠蠕动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早产宝宝往往需要特别的营养支持。出院后应坚持母乳喂养,必要时添加母乳强化剂,如母乳不足或没有母乳,应选择早产儿院外配方粉。 第四是定期去医院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建议每半月到1个月到早产儿出院后指导门诊就诊,第一时间掌握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以便出现问题及早进行专业干预,这样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预后好的目的。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视网膜病变,在出生4-6周时可到眼科进行专科排查。 第五时给予早产宝宝专业的抚触按摩,为宝宝快速成长助一臂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