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管道人”术后六年如常人生活(图)

日期:2015/3/6 0:00:00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3月6日,天空放晴,久违的阳光洒满大地,对于秀山小伙徐华(化名)来说,这样的阳光显得格外珍贵。2009年,徐华因为肺结核和咽喉结核,引起咽喉部广泛粘连,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耳鼻咽喉科经过治疗,用两根管道保证其正常呼吸和营养摄入。虽然经过手术,两根管道被移除,但六年来的每一天,对徐华来说过得都不容易。
                时隔六年,复查结果一切正常
  “嘴张开,啊。”,在新桥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诊室内,医生正对徐华进行检查。六年前,徐华因为肺结核和咽喉结核引起咽喉部粘连,只能通过两根管道进行呼吸和进食,成为了需要依靠管道来维持生命的“管道人”。
  经过手术,医生疏通了咽喉部的粘连物,并去除了两根维持生命的管道,手术非常成功。回到家中的徐华感觉一切正常,加上对医院的恐惧,一直不愿再到医院进行病情复查。昨天,时隔六年后,徐华终于在家人的陪伴下再次来到新桥医院进行复查。
  “情况不错,基本已经康复了。”新桥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李红拍了拍徐华的肩说,经过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徐华咽道和喉道已经完全畅通,各项指标完全正常,能偶正常呼吸和进食。


                患肺结核,年轻小伙变“管道人”
  徐华走下检查椅,不到1米65的个子让他看起来很是瘦弱。他伸出右手摸了摸自己咽喉部位的疤痕,那是6年前手术后留下的,如今摸着它,徐华仍然心有余悸。
  徐华出生在秀山,今年26岁。20岁那年,徐华患上肺结核,由于咽喉部也有结核,短短一个月不到时间,便引起咽喉部广泛粘连。由于没有及时就医,徐华渐渐感觉到呼吸越来越困难,吃饭时也感觉到咽喉部有异物。
  慢慢的,纵使徐华大口大口的吸气,但仍然觉得呼吸困难。经过检查,发现咽喉部仅留下不到2毫米的缝隙,家人这才慌了神,赶紧带着他四处求医。
  “严重得都不能说话。”徐华看了看医生说,为了与家人交流,他只能将想说的话写下来。在北京某医院进行治疗后,医生在徐华气管和胃部各接了一条金属的管道,用于其呼吸和进食,而这样的治疗方法只能是暂时维持其生命。
                手术过后,时刻需要预防感冒
  虽然安上了管道,但管道中只能补充徐华每天所需的营养,而每当看着家人进食,徐华只能远远的站在一旁咽口水。几个月时间,徐华的体重迅速从100斤锐减到50多斤,他如同换了个人一般,整个人只剩下皮包骨头。
  看着自己变成这幅摸样,每天只能依靠管道维持生命,徐华也开始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一度希望家人放弃对他治疗。2009年12月10日,抱着最后的希望,徐华被送入新桥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后,对他进行了咽喉部病灶切除和咽喉成形手术。
  手术后的徐华精神了不少,7天后康复治疗后,完全拔出了颈部的气管套管和肚子上的胃管,能够正常的呼吸和吃饭,也能够正常的进行说话了,在经历的10个月的“管道人”生活后重新过上正常人生活。
“但我一直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徐华说,一旦感冒又会引起咽喉肿胀,有可能造成病情复发。而由于能够重新进食,徐华的身体也一步步恢复。
                梦寐以求,找到工作觅得女友
  随着病情一步步康复,徐华的体重恢复到90斤左右,虽然还不能大声说话,但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两年前,徐华来到福建省石狮市打工,在一家工厂内为老板开车,对于这封工作,徐华非常满意,由于自己曾经的病情,能够找到一份这样相对轻松的工作已经着实不易。
  期间,徐华遇到了现在的女朋友,虽然自己曾经患病,但女朋友还是接受了他,并跟他一起打工赚钱。“如果一切顺利,我准备近几年就结婚。”徐华说,从“管道人”到正常人的这段经历让他经历了太多,而现在的一切都是他在生病时梦寐以求的,以后他也会在照顾好身体的前提下努力工作。
  3月8日,徐华就将再次踏上前往福建的打工路,而这一路,承载的是希望。
                专家说法:类似病例并不常见
  新桥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李红介绍,临床中单独的接气管导管或插胃管的病例有不少,但是同时插气管导管和胃管的病例却不多,而且像徐华一样由于肺结核和咽部结核引起的咽喉部粘连,这种情况也是不多见的。
  “目前徐华一切都恢复得相当不错。”李红说,复查后徐华咽道贺喉道已经完全畅通,完全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的呼吸和进食,但应该注意不要感冒让咽喉再次发炎,吃东西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不要刺激咽喉。
相关链接:第三军医大学  西南医院  大坪医院  中国好军医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