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新型核酸纳米材料具有治疗肺血管疾病等潜在前景

日期:2015/3/3 0:00:00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本报讯 (通讯员 吴刘佳)近日,国际知名纳米专家毛诚德教授和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王关嵩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通过自组构建一种核酸纳米材料,并在材料上加装具有靶向定位功能的配体或抗体,使它像“导弹”一样精确的到达指定的肺血管内皮细胞,有效阻止或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进而阻滞肺血管重构从而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发生。该项目经过联合申报已获得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的高额资助,可望将其成果服务于广大肺血管疾病患者。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居全球死亡病因的第4 位, COPD会不断发展成为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严重患者常常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是全球疾病防治重点。王关嵩教授称,研究表明肺血管重构上述疾病的关键病理基础。人们的肺血管由于各种原因,使肺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凋亡和迁移,导致肺血管重构的发生和发展,而肺血管重构的进一步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肺部疾病。可以说只有有效遏制肺血管重构,才能从源头上达到治疗这些疾病的目的。“而我们想到,肺血管重构研究可以通过一条捷径——纳米材料来解决。”
纳米材料系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纳米材料,主要是将药物、核苷酸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部,或从血液转运到目的器官的靶细胞里。另一部分是药物,是需要运输的实际“货物”,因此必须纳米材料加上药物才能起作用。
据王教授介绍,“我们这个研究课题是应用肺血管重构中关键基因的siRNA,经过设定特殊序列,自行组装形成一种新型核酸纳米材料。该新型材料主要有核酸形成,没有免疫原性,其在药物定向运输和靶向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它与以往纳米材料不同,既可以“运输”,本身又具备药物作用,也可称为“货物”。不会因为两者分开后而限制纳米材料的应用。因此我们在上面加装具有靶向定位功能的配体或抗体它还具有精确定位,使它像“导弹”一样精确的到达指定的肺血管内皮细胞,并且高效进入细胞内,缓慢释放,让药效发挥时间更久,有效阻止或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维持肺组织稳态,使得治疗效果更佳。”
目前,纳米材料被用于作为药物靶向运输工具是国际纳米科学研究的前沿任务。该课题的成功将有望成为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的防治探索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关链接:第三军医大学  西南医院  大坪医院  中国好军医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