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专家详解房间隔缺损治疗

日期:2014/11/1 0:00:00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日前,一位胡女士因多次心悸、胸闷,无法从事体力活在重庆某医院就诊,经过心脏彩超检测发现胡女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并继发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经专家多次讨论后确诊,胡女士的先心病已经潜伏了近五十年,房间隔上的一个小洞,是由于胚胎期心脏血管发育畸形所致,最终医院为胡女士进行了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将先天形成的小洞进行了缝合修补。
  胡女士称,平时她时常感觉心慌、心累和头晕,还以为是过度劳累造成的,因此没有引起重视。何以胡女士在先天性心脏病潜伏的50年期间都没有发现病症呢?
  专家介绍,房间隔缺损一般轻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本病。幼儿容易呼吸道感染,随着年龄增大,由于肺充血而出现劳累后胸闷、气促、心悸、乏力等症状,心脏增大,可伴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比例为21.4%,男女比例为1:2~1:4。房间隔缺损中继发孔型占53%,原发孔型占16%,房室通道型占27%,房间隔缺损极小,分流量小于肺循环20%以下者可不手术。有严重肺血管病变,肺一体血流量比值≥0.7:1.0,无明显左向右分流者亦不需手术。活动后有心悸、气短等症状,或虽无症状,但有右心增大,肺充血表现均应积极治疗。
  房间隔缺损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1)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2)分流量小于体循环20%,肺动脉压正常,可不需药物治疗及外科手术。
  (3)分流量大于或等于体循环量的2倍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应及早手术。
  2.外科手术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出现并发症;不宜做介入治疗的4~6岁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幼儿;少数重症病例,婴儿期即发生心力衰竭、严重感染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在任何年龄均可手术修补。
  3.特殊治疗条件好的房间隔缺损,可以心导管介入治疗。
  4.并发症的处理
  (1)呼吸道感染者应予以广谱抗生素治疗。
(2)强心利尿抗心衰。
  房间隔缺损预后与治疗
  婴儿房间隔缺损约半数在1~2年后闭合,3岁以上幼儿房间隔缺损自然闭合者极少,儿童期一般可无临床症状,分流量大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成年以后常因肺充血和肺动脉高压而体力下降。约15%年轻患者特别是女性会因妊娠而使症状进行性加剧,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和栓塞现象等。40岁以上者40%均有肺动脉高压。择期手术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专家介绍,房间隔缺损的手术宜在学龄前进行,但原发型房间隔缺损以在2~3岁前施行外科手术为好。成年患者手术亦较安全,且远期效果较好。一般继发孔型缺损修补较易,手术危险性小,原发孔型缺损手术较复杂;宜根据分流和缺损情况施行手术。
相关链接:第三军医大学  西南医院  大坪医院  中国好军医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