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基地医院交流会议重庆新桥医院站
日期:2014/10/31 0:00:00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卒中基地医院交流会议将于2014年11月1日在我院隆重举行,荣幸邀请到周东教授、鲁友明教授、胡波教授等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讲座。 时间:2014年11月1月(星期六) 地点:新桥医院科教中心多功能室(原阶梯教室) 欢迎全校人员参加。 会议议程 主席: 杨清武 教授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第一部分:专题讨论会 8:30-9:00 开场致辞 杨清武 教授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9:00-9:20 神经内科的科学管理 周 东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9:20-9:40 从2014 AHA+ASA指南更新看抗血小板治疗进展 胡 波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9:40-10:00 脑卒中神经元死亡机理 鲁友明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 10:00-10:10 茶歇 10:10-10:30 缺血性卒中的介入治疗进展及抗栓策略 帅 杰教授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10:30-10:50 脑内物质经淋巴引流与脑部疾病 孙保亮 教授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10:50-11:10 卒中复发高危患者的识别和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王 亮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11:10-11:30 脑血管病的免疫治疗进展 郝峻巍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 11:30-11:50 脑卒中侧枝循环的研究进展 张苏明教授 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第二部分:科室介绍与参观 13:30-14:00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介绍 杨清武教授 14:00-14:30 讨论交流 14:30-15:30 参观科室:病房;介入室及实验室 15:30-16:00 总结 附:专家简介 周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爱郎根大学癫痫中心客座医师。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主要致力于难治性癫痫和癫痫的耐药机制产生及遗传学、基因治疗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鲁友明: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脑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已发表高质量SCI论文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论文(Cell,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11篇,在神经科学领域高影响力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篇。获多项美国和加拿大国家科研基金资助。是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高影响力杂志的审稿人,Molecular Neurobiology杂志的编委,美国NIH,加拿大CIHR等基金评审委员。 胡波: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卫生部卒中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分中心主任,湖北省脑血管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之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卫生部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分中心主任,湖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武汉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和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脑血管病、运动障碍、头痛、失眠等领域经验丰富。 孙保亮:医学博士,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泰山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中国微循环学会常务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杂志编委。 郝峻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科研处处长,神经内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脑卒中的神经免疫学研究,结果发表在Ann Neurol, J Exp Med等国际著名杂志。 张苏明: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脑血管病学组组长。1982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学医从医30余年,90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完成博士后从事研究工作,现任同济医学院临床神经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吴阶平医学/杨森药学二等奖,合作完成的脑出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脑血管疾病(中风)和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疑难杂症诊治,包括记忆、认知障碍,痴呆、头痛和神经症等。 王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硕导。擅长治疗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头晕(眩晕)和神经变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的诊治,对疑难杂症有一定研究。 |
|